我们镇江,输得起!
足球场上,胜负乃兵家常事。
8月16日的苏超联赛中,镇江队不敌常州队,比分牌上0:1的数字或许让一些球迷黯然神伤。然而翻开镇江的历史长卷,这座城市的灵魂从来不以一时胜负论英雄。从冯子材的“太保巷”到赛珍珠的《大地》,从焦山古炮台的硝烟到今日足球场场的呐喊,镇江人骨子里流淌着一种"输得起"的坚韧品格——那不是认输的懦弱,而是跌倒后爬起的勇气;不是失败的借口,而是再战时的底气。
今天下午,润州区的“五人制足球赛”动员会如期举行。
会场上,润州区刘向华副区长说:“输球了,我们一起扛。赢球了,我们一起狂。”
在这片土地上,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更高的跃起,每一次失利都孕育着未来的胜利。
一
历史长河中的镇江风骨
镇江,这座有着三千年文字记载历史的古城,见证了无数兴衰荣辱,却始终屹立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如同一位历经沧桑却精神矍铄的老者,向世人诉说着"输得起"的深层智慧。
同治元年初,曾国藩命令冯子材收拢残军死守镇江,当时,除镇江以外,从南京到苏州的重要城市都为太平军占领,镇江是唯一为清军占领的战略要点城市,冯子材困守孤城,太平军攻打了镇江城5年多,在一百多次大大小小的攻城战中,冯子材百炼成钢,一直坚持到了天京陷落。镇江的太保巷,据说就是冯子材的故宅,镇江人一直纪念这位晚清爱国老将。
太保巷
鸦片战争时期,镇江军民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坚守焦山炮台,面对英军的坚船利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用鲜血诠释了民族气节。那场战役最终以失败告终,却让侵略者见识了镇江人不屈的脊梁。焦山炮台遗址至今仍在,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有些战斗的价值不在于胜负,而在于坚守的本身。
焦山古炮台
民国时期,赛珍珠在镇江生活多年,她以《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却因文化差异和政治原因在中美两国都曾遭遇质疑和批评。面对文学路上的坎坷,这位与镇江结缘的女作家始终保持着创作的热情,用笔架起东西方理解的桥梁。镇江的山川赋予她包容的胸怀,让她在文化碰撞中"输得起",最终赢得世界的尊重。
这些历史片段如同长江中的浪花,此起彼伏却永不枯竭,共同构成了镇江独特的城市品格——在逆境中保持尊严,在挫折中寻找转机,在失败中积累力量。当今天的镇江足球队遭遇失利时,这种历史积淀的"输得起"精神,恰是支持他们重新站起的内在力量。
二
体育精神与城市品格的双重奏
体育竞技场是城市精神的现代演绎。8月16日的比赛,镇江队虽然败北,但球员们拼搏到最后一刻的身影,恰是镇江城市品格在绿茵场上的生动体现。
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胜利时的欢呼,更在于面对失败时的态度——是垂头丧气还是冷静分析,是互相指责还是团结一致?
镇江选择了后者,这正是"输得起"精神的当代诠释。
放眼世界体坛,许多伟大冠军都经历过惨痛失败。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曾言:"我职业生涯中投失了超过9000次球,输了近300场比赛,26次被委以绝杀重任却失手。我一次又一次地失败,而这正是我成功的原因。"镇江足球的发展同样需要这种从失败中学习的心态。失败不是终点,而是重新认识自我、调整战略的起点。
11号张国庆被送至场边紧急处理伤势,后重返赛场。
镇江也是一座乒乓之城,镇江籍奥运乒乓冠军的那些故事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在训练中经历过无数次跌倒,在比赛中品尝过失败的苦涩,但从未因此放弃。相反,每一次失利都成为他们技术精进的催化剂,每一次挫折都强化了他们的心理素质。这种体育精神与历史传承的镇江风骨一脉相承——焦山炮台守军明知不敌仍死战的气节,冯子材百折不挠坚守镇江城,赛珍珠面对批评仍坚持创作的勇气,与运动员败而不馁的品质异曲同工。
当代镇江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体育赛场上的胜负犹如城市发展道路上的起伏。有时招商引资不如预期,有时项目建设遭遇挫折,但正如球队输球后需要分析战术、调整阵容一样,城市发展也需要从每次"失利"中汲取经验。
体育精神与城市发展在此形成共鸣——唯有"输得起",才能最终"赢得漂亮"。
三
输赢之外:足球带给城市的更深层价值
一场足球赛的胜负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粒微尘,但足球运动对城市的价值远不止于比分牌上的数字。当镇江队与常州队的比赛终场哨响,胜负已成定局,但足球带来的城市凝聚力、文化认同感和全民健身热情,才是更为持久的财富。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具有独特的社区整合功能。在镇江,无论球队胜负,球迷们身着蓝色球衣聚集在体育场或街头大屏幕前的场景,本身就是城市活力的体现。这些自发形成的"球迷社区"超越了年龄、职业和阶层的界限,创造了新型的社会联结。历史上,镇江因水运之便而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包容多元文化;今天,足球场成为新的"社区之战",延续着这种开放包容的传统。
足球比赛还激发了市民对城市文化的重新发现。球队的每一次出征都伴随着对"镇江元素"的挖掘——从队徽设计到助威口号,从吉祥物选择到球迷歌曲创作,这些都在强化市民的地域认同。当球迷高呼"镇江加油"时,他们不仅在支持一支球队,更在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这种认同感比任何一场比赛的胜负都更为珍贵。
更重要的是,足球热带动了全民健身的蓬勃开展。镇江各区的足球场地近年来使用率明显提升,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和社区足球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体育公园里,父子同场踢球的温馨场景日益常见;校园操场上,女足队员的矫健身影成为新风景。这些变化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善市民体质和生活方式,其长远价值远胜于职业联赛的一时胜负。
回望历史,镇江曾因漕运中衰而经历经济低谷,却因此催生了近代民族工业的萌芽;今天,足球场上的暂时失利,或许正是镇江体育事业和城市发展迈向新高度的契机。
你看那长江在镇江段转弯时看似放缓了脚步,实则积蓄着奔向大海的力量。
四
从历史汲取力量:镇江足球的未来之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镇江足球要真正实现"输得起,赢得回",需要从城市的历史积淀中汲取智慧,将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冯子材在守镇江城时顽强不屈、焦山守军在抗英斗争中表现出的勇气、赛珍珠在文化传播中克服的障碍,都为今天的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
建设完善的青训体系是基础。历史上,镇江之所以人才辈出,与其重视教育密不可分。北宋时的州学、近代的新式学堂,都为城市培养了无数栋梁。今天的足球青训同样需要这种长远眼光。当德国足球在2000年欧洲杯惨败后,痛定思痛改革青训体系,十年后便重登世界之巅。镇江可以借鉴这种经验,将足球苗子的培养视为十年树木的工程,而非追求即时成绩的政绩工程。
培育健康的球迷文化是关键。历史上,镇江文化以其包容性著称,今天的球迷文化同样需要这种包容精神——既要热情支持主队,也要尊重对手;既要为胜利欢呼,也要理性面对失败。当年英国足球通过30年的努力将球场从流氓滋事的场所转变为家庭娱乐的空间,其间的经验值得镇江借鉴。
发展足球产业是支撑。历史上,镇江因水运而兴,因商贸而盛。今天的足球同样可以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从体育用品制造到赛事运营,从足球旅游到体育传媒,产业链的延伸将为城市转型提供新动能。当巴塞罗那将足球与城市品牌完美结合,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时,其发展路径对镇江不无启发。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镇江足球的暂时失利不过是漫长征程中的一次小憩。
我们这座城市曾经历过比足球失利严峻得多的考验,却总能如长江之水,绕过暗礁险滩,奔流不息。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当这座城市的人静下来心来,认真准备着每一场社区足球赛,当足球爱好者们高声呐喊"镇江,输得起"时,他们不仅在安慰一支球队,更在传承一座城市的精神密码——那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从容,一种看透胜负后的坚韧,一种属于镇江人的生命智慧。
点击分享: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