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被五马分尸的行业
谁也没想到,没有足协的指手画脚,江苏省内城市之间的足球联赛,搞了一个月,上座率追世界杯。
聚齐天时地利人不和的三大要素,江苏十三太保的厮杀程度,不仅紧张,戏剧性也拉满。本就一盘散沙的江苏,因为足球,变成了13盘散沙:
没有人情世故,只有对胜利的渴望。
南京和南通的南哥之争,宿迁和徐州的楚汉争霸,而随着一连串连败,常州也在互联网逐渐失去名字,变成了:
吊州、巾州、丨州、O州和川。
不过“安徽省会”南京的朋友跟我说,最近,南京有个房产项目之热闹,和苏超有一拼。
这个项目在秦淮区大校场板块,叫云萃府。
大校场是当年南京主城最后一块空白区域。2021年5月,中国民营房企暴雷前夕,这块G30地块,仅8轮就拍到限价。最终摇号抢到的,是央企招商,总价20.7亿:
地价3.6万一平。
拿地只是精彩的开始。一个月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开发商突然变成了五家:
招商、金茂、绿城、电建,还有本土房企颐居。
一清水的国资葫芦娃。
五位重量级选手凑一起,很快做好了分工。两手一摊,各管一摊,金茂负责设计,绿城负责建筑,电建负责物业:
招商操盘。
只是可惜,项目半年后首开,销售热度和土拍热度不可同日而语了。单价5.1万一平米,综合中签率85%,隔壁的云锦四季,中签率只有76%。
三年多过去了,云萃府都已经交付一年了,房子还没卖完。入股的五个大佬,各有各的小心思。有的想降价抢跑,早点清完早结束;有的不想认输,宁愿不卖。
五家地产商意见严重不一致。最后,大家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分家。
1
说是分家,其实跟猪八戒散伙差不多。五个地产商把剩下的房子各自分了:
自己卖自己的。
云萃府就这样变成了4个项目,分得多的开发商,也就分了:
十几套房子。
分家后,动作最快的是电建地产。
这家去年净亏23亿的央企,马上推出了“特价房”,3.6万一平,和地价齐平。
贴着地价砸盘,电建手里的房子很快清掉了。虽然是血亏,但成功提桶跑路后,剩下的去化难题,就一股脑全留给了其他四个大佬了。
马上反应过来的,是招商。很快,招商也拿出了一批“特价房”,价格竟然压得更低:
3.5万一平。
妥妥的往死里亏的价格。但招商应该深窥当前楼市的现状:
只有比邻居跑得快,才有可能赢。
招商这一大招,不仅让其他两个开发商原地懵逼,早先买房的业主,也吐血了。
南京楼市的惨淡,其实上个月就被央企中海的降价,捅出圈了。
据说5月17日,被南京地产圈称为中海降价日。旗下三个楼盘,统统降价,最高六折:
中海观江樾,开盘3.6万一平,2.3万抛售; 中海观文澜,开盘3.6万,2.4万抛售; 中海和山,开盘3万,1.7万抛售。
降完后,项目售价甚至比二手房业主的挂牌价还要低。当然,开发商中海也是血亏离场。
事情闹大后,全国开发商的总部,都在关心南京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南京楼市很一般,但没想到是这么一般。
克而瑞数据显示,5月南京商品住宅成交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14%。整个今年上半年,南京新房卖了12600套左右,相当于2021年的五分之一。
也不奇怪。第四代宅出来后,现在大家想买的,都是得房率高到离谱的“好房子”。
前两年的限价盘库存,和二手房,要么降价,要么就成为:
真正的不动产。
2
这两天,北京楼市也出现一个价格屠夫:
国资委。
这次他们抛售的,是东四环的晨光家园C区。虽然细则还没出,但价格已传开:
原价七折出售,单价5.5万!
晨光家园是北京东四环十里堡附近一个很大的社区。旁边就是泛海、保利东郡等豪宅,地理位置其实很不错。
C区2012年建成,是晨光家园里最好的产品。有落地窗,有大阳台。
国家队都来“砸盘”,消息一出,周边业主又破防了。这两年,十里堡板块的二手房价一路向下。去年底,小区还能卖6.7万,现在,国资委出手,直接又砍到骨折了。
国资委出手砸盘,可能还是:
上新的好房子太多了。
去年11月,北京规自委发布了好房子导则,鼓励开发商设置开敞阳台,架空层和风雨连廊。
今年,这些好房子陆陆续续上市了。
三间房板块上新的朝观天珺、金茂满曜,面宽5米,得房率90%起步。
晨光家园得房率最高也只有80%。面对“好房子”的风雨连廊、架空层和会所,更是无从招架。
自好房子从全国各地入市以来,开发商日子其实更不好过了。很多城市好房子的得房率,从100%,120%,很快到了130%,140%。
得房率不断被刷新,开发商也内卷到极致。然后我看到了成都某个第四代住宅项目,得房率快怼到200%了:
79㎡,实得140㎡。
这也意味着,开发商手里新规之前的存量新房,其实被时代抛弃了。
为了跟上时代,北京的开发商使出了浑身解数。
已经开盘8个月的北京元启,重新报规,增加了南北阳台;原本只有阳台和架空层的金茂观宸,也增设了风雨连廊。
北京润府更是大变样,风雨连廊新增了5处。一期也拥有了公区增配,二期不仅成功拥有好房子三件套,各方面配置也进行了调整,进深加长,升级景观大门等等。
开发商们报规的报规,降价的降价。李嘉诚那个已是现房的御翠园,上个月降到了七折。最近,2021年入市的青云上府打出的广告是:
璞园125㎡=青云163㎡?实景现房,还便宜150万。
作为置换链条的底层,二手房业主更不好过了。国资委抛盘的消息出来,隔壁小区的挂盘量多了不少。
今年上半年,朝阳区新增二手房挂牌2.7万套,占全市总量的四分之一,是北京二手房挂牌增速最快的地区。而挂牌均价,则同比去年下降了8.1%。
一直在传国资委打算抛售的新北苑世华泊郡,最近有了最新版本——暂停出售。据说因为:
业主举报了。
去年国资委在新北苑砸盘后,周边的二手房降了10%。
海淀也不例外。前两年的海淀二手房,算是北京楼市相对稳健的。但今年以来,海淀上新了不少四代住宅,功德寺、朱房村、树村,把边缘地带的翠湖西山观复,挤兑到换了名字,价格,也从7万多降到了6.5万。
3
过去一年,楼市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定律:
只要片区内有四代住宅上新,片区的房价,就该向下了。
作为好房子的杰出代表广州,即是如此。
在卷得房率这件事情上,广州开发商的确穷尽了一切办法。零飘窗、花池赠送、压缩天井尺寸,甚至发展到四代空中院,也就是保证套内阳台的基础上:
再加10%公共空间,共享露台。
广州最有名的豪宅小区——汇悦台,今年开始,挂在贝壳的数量越来越多。外网虽然只有7套,但未上架的房源有:
20套。
挂牌均价也比两年前,下调了20%。
据说,汇悦台的房子抛售有两个节点。一个是去年九月底,面粉厂地块竞拍后,另一个是今年第四代住宅:
天曜来了。
同样是珠金琶地段和一线江景,新房天曜不仅拥有超高得房率,还有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价格:
9-13万。
汇悦台挂牌单价,最低都在23万以上。
5月份,广州二手房新增挂牌就有1.8万套。也就是说,日均增加六百套。中介说,现在全市二手平台,有20万套在挂牌。
不仅仅是广州,过去半年,链家挂牌量增幅超过20%的城市,还有:
深圳、重庆、成都、南京……
购房者一边在卖二手房,一边在做“等等党”——再等等,房子会不会越来越便宜,得房率会不会越来越高,产品力会不会越来越好?
楼市开始陷入恶性循环。
前段时间,广州一位业主为了推广自家的二手房,不仅做了完整的PPT,精心罗列七大卖点,演讲全程慷慨激昂,结束时还不忘给台下坐着的中介打气:
爆单!爆单!爆单!
这场高得房率的新规,在6月份似乎有收紧的迹象。
有消息说,广州拟出台新规,收紧高得房率。成都也将跟上。
开发商和二手房业主们,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但焦虑的,可能变成城市的操盘手了。
前天,广州又有3宗土地终止出让了,连同之前科学城终止的那一块,在禁止“偷面积”之后,广州已经连续4宗地块终止出让了。
终止出让的原因,不外乎不给得房率后,开发商对市场预期和去化,有担心了。
今年1-5月,中国土地出让金只有1.1万亿,5月份土地出让收入更是同比下降14.6%,跌破了2000亿,为:
十年来最低。
4
上个月,瑞银统计说,有47%的家庭表示,房价已经低于自己的买入价格。
这意味着,现在有接近半数家庭,房地产投资出现账面亏损。
瑞银还说,目前无购房意愿的受访者占比为48%,创11年来高点。
2025年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6200亿元,居民部门贷款规模为540亿元,居民部门信贷需求占比为8.7%。
七年前的2018年5月,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11500亿元,其中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6143亿元,居民部门信贷占比为53.4%。
七年时间,居民部门信贷需求巨变。
房子不好卖,无论投资还是开工、竣工,都创出历史级别的新低。克而瑞数据说,2024年房地产行业毛利率下降至10%。
克而瑞说的是毛利率。如果扣除期间费用、税费等,这意味着,目前的中国房企,大部分:
是亏损的。
上个月,我去一趟成都。朋友带我去一家比售楼部还豪华的麻将馆打麻将。四个人打了一晚上麻将,天亮算账,扣除台费——四个人全是输家。
一个游戏全是赢家,叫“双赢”。一个游戏最后都是输家,这叫:
负和游戏。
珍爱包叔,顺手“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