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足球的意义就是职业球队球员带不能参加职业联赛的球员表演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全运会足球的魔幻现实主义——这赛事就像个大型足球人才安置中心,专门给那些在职业赛场混不下去的球员发"再就业体验卡"。您瞅那些中超中甲的大佬们,放着好好的联赛不踢,非要来这儿当幼儿园大班带教老师,带着一群连停球都能停出三米远的"未来之星",上演现实版《一个都不能少》。但没有办法,也就只能这样了。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很多球队的球员,大部分都是靠参加职业联赛的球员带队。
要说这比赛的意义,大概就是每四年举办一次的"青训经费提现日"?毕竟拿了冠军能领点零花钱,虽然这点钱可能还不够某些球队买装备——人家一年青训预算都是千万起步,咱这冠军奖金怕是连买个像样的足球都不够!这也是一个正确的思路,当然对很多人来讲,其实你可以认为,这是给你青训的补偿,但和你的青训费用比,差距太大了。
![]()
现在全运会足球活脱脱就是职业球员的大型团建现场,中超大哥带着中乙小弟玩"老鹰捉小鸡"。您看那场面:几个穿钉鞋的壮汉围着一群穿帆布鞋的萌新,防守阵型摆得比城墙还密实。进攻?不存在的!除非您队里藏着梅西转世、C罗附体,外加姆巴佩和哈兰德组团开黑,否则最佳战术就是——把球门堵死,等点球大战靠玄学取胜!也就是这个比赛能学的如何防守要成绩,所以可能就出现一些球员受伤了。
最绝的是赛后分道扬镳的场景:职业球员揣着奖牌回俱乐部数钱,其他球员拿着"结业证书"去学校食堂打饭。这画面多温馨啊!建议直接给全运会改名叫"职业足球预备役培训基地",省得大家还得假装这是高水平赛事。真的全运会接下来不如就这样,变成了业余足球的球员培养基地,这样可能是好消息。
与其搞这些形式主义,不如直接给想踢球的孩子发双球鞋。毕竟真正的青训苗子,可不会因为没参加全运会就集体消失——人家地方足协的宝贝疙瘩,早就被职业队预订一空啦!现在的场面就是,你看很多球员,都是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代表队踢球,反正是很多人没有看明白。